自伤行为

提问内容:

贾老师您好。我家孩子今年11周岁,女孩。2岁半诊断为自闭症,重度,最近1年自残行为严重,只要不符合她意愿,就打自己鼻子,经常鲜血淋漓。比如吃饭热了不会等待,就打鼻子,对于她的自残行为,我用各类方法,软硬兼施都没什么效果,求助有什么好办法。


专家贾美香回复:

家长您好,您家的孩子自伤的行为是在最近一年会比较严重,那么之前的时候,她有出现这种自伤行为吗?如果有的话,严重吗?都是在什么情况下会打自己的鼻子呢?您说使用了各类方法,软硬兼施都没什么效果。那么具体,您是怎么做的呢?很大的可能性是,孩子自伤行为是家长不经意之间强化出来的。

从您的描述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孩子出现打自己鼻子的行为,通常是在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姑且可以假设,孩子打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得到东西(获取实物的功能)。当孩子出现打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家长应当马上给予阻挡,阻挡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打自己这一行为的注意。

要减少孩子这种自伤行为,最主要的还是要预防。如何预防呢?通常情况下,孩子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行为问题,主要是因为沟通能力不够所导致的。因此,家长可以教导孩子提要求。不知道孩子的语言能力如何,如果语言好,可以教她说“能快一点吗?我等不了”,“米饭太烫了怎么办?”之类的话,如果语言不好,可以使用图片进行沟通。这些替代性的行为比起打自己的行为,更加恰当。

另外也要教导孩子学会等待。如何练习?可以从孩子喜欢的玩具、食物等开始练习,家长可以说“数5个数以后可以玩”或者“把椅子搬过来,坐下再吃”之类的指令(这样的指令很具体,比起“等一等”这种不知道等多久的指令来说,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和执行),当孩子做到了,再给她想要的东西,并且具体的表扬孩子。以后再逐渐增加孩子等待的时间,慢慢可以让孩子等待延迟得到非常喜爱的东西。

相信孩子打自己的行为不是一日才形成的,因此,要改变孩子的行为,先要改变自己的行为,长期坚持下去,才能看见效果。

另外你的孩子从2岁多就被诊断了,将近10年的时间你都如何去干预和训练她的?任何一个孤独症的孩子在2岁的时候,通常都不会是最重的,如果孩子早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正规训练,没有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很多的问题行为都是后天塑造的,小年龄孩子开始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一般都是用哭闹的形式表达,随着她能力的提高,哭闹还得不到满足时就会连哭闹带躺地上打滚或用头撞墙,以后慢慢还会伴随乱扔东西或攻击别人,再后来才会出现打自己或打别人的行为,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如果早期得不到有效的矫正,久而久之就会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影响到孩子及家人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