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十年前,习近平首提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一字之变意蕴深远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努力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为“网络强国”。一字之变带来新理念新实践,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十年来,党领导人民树牢网络强国理论自信、筑牢网络强国安全保障、抓牢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网信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阔步迈向网络强国。

树牢网络强国理论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紧密结合新时代实践要求,围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建设什么样的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一是回答网络安全的时代课题。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目标愿景,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之后多次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强调党管互联网的原则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网思想。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十个坚持”,强调“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二是指引网信事业蓬勃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进,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信息时代发展优势。按照技术要强、内容要强、基础要强、人才要强、国际话语权要强的网络强国建设总体要求,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全球领先,总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电子政务排名大踏步上升,成为全球增幅最高的国家之一。实践昭示我们,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凝结着中国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宝贵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网信领域的具体体现。

三是推进全球网络空间交流合作。面对互联网给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的重大机遇和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际网络空间安全和发展指明了原则方向、提供了实践路径。这一重要思想,彰显了中国积极作为的大国担当,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进了网络空间交流合作,赢得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广泛赞誉。

筑牢网络强国安全屏障

网络安全是网络强国建设的坚实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必须坚持党管互联网原则,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系统性布局、协同性推进,确保网络安全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一是党领导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党中央始终重视对网信安全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决策和统筹协调作用,注重通过制度建设落实各项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网络安全审查、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数据安全治理、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安全风险评估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建立,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网络安全国家标准发布,网络安全领域法规政策和制度标准体系持续完善,为各行业各领域网络安全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标准指引。

二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责任进一步压实,各行业各领域各单位分工负责机制建立,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检测、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能力持续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纵深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数据安全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核心数据和重要数据识别工作加快推进,数据分级保护机制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持续加强。手机软件应用专项治理持续推进,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

三是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检测评估、新技术新应用安全等示范项目有序推进,拟态防御、可信计算等一批前沿技术与应用取得突破。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布局初见成效,网络安全产业展现新气象。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一批具有生态引领能力的优秀企业涌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迅速成长。

四是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等基础工作稳步推进。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成效显著,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加速,全国已有6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学院,20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本科专业。通过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及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获得极大提升。

抓牢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应该也能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作用日益突出,信息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加速器、催化剂。信息革命时代潮流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网络强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信息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存在互相成就的内在关系。

一是强动能,着力推进信息化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快速发展,围绕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信息化建设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大国大市场优势,着力破解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通过科技自立自强激发信息化建设动能。

二是强体系,着力构建信息化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新时代注重构建信息化新发展格局,重点在于深化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一方面,既着力培育壮大核心产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又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另一方面,立足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抓好信息技术产业协同,打通全链条,畅通上下游,加快提升自主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是强要素,着力激发信息化资源潜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大数据发展和应用。”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数据资源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大数据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效显著。党领导信息化建设将促进发展摆在首位,坚持“一张网、一盘棋”的全局思维、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安全治理。依法依规推进数字技术应用、流程优化和制度创新,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数据价值产品化、服务化,促进数据、技术、场景深度融合,加强数据集成、开发、利用。

四是强民生,着力建设普惠数字社会。数字政务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是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载体。要着力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强化服务效能,积极运用数字技术为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等提供高效支撑。要注重做强民生保障,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等领域,深入推进信息化应用服务普及,促进公共服务便捷化、精细化和普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