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篇
今年以来,甘肃省残联创新载体抓手,深入推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实落准,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全省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实施结对关爱“十大提升行动”。省残联以结对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工作为统揽,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和发展所需,创新载体抓手,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志愿服务、无碍共享、医康融合、助学圆梦、‘爱心屋’助残就业、拓岗赋能、托底保障、直接联系帮扶、典型引领”十大提升行动,推动结对关爱行动更有温度更显力度。
图为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调研残疾人工作,了解重度残疾人通过技能培训实现较高质量就业情况
图为建成运营的“爱心屋”。“爱心助残·情满陇原”,2024年全省开展“爱心屋”助残就业行动,共建成运营101个“爱心屋”,安置188人就业,残疾人月收入2000至3000元
省委省政府为残疾人办实事项目圆满完成。盯紧省委省政府为民实事质效要求,建立包抓到县到点督促落实机制,超额完成50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高标准建成20个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
图为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调研残疾人日间照料省级示范中心
图为残疾人日间照料省级示范中心设置的功能室
图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帮助残疾人居家生活无障碍
图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帮助残疾人居家生活无障碍
高质量承办四项全国会议活动。8月中旬,承办第八届全国残联专职委员知识竞赛决赛、2024年全国志愿助残服务培训交流活动;9月下旬,承办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职业指导竞赛;10月中旬,承办全国康复机构建设现场推进会。这四项全国会议活动计划周密,组织严谨、保障有力,集中展示了全省残疾人工作的发展成果,展现了省残联干部良好作风。
图为第八届全国残联专职委员知识竞赛现场,全国32个省份近200人参加
图为2024年全国志愿助残服务培训交流活动,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理事、全国阳光助残基地负责人、部分全国阳光助残“百家优秀案例”机构负责人等170余人参加
图为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职业指导竞赛,来自各省份的37个代表队共110名选手参加比赛。
图为全国康复机构建设现场推进会,全国各省区80余人参加会议,甘肃、北京、山东、湖南、宁波、天水五省市作经验交流
图为武威市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
图为平凉市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
在全国率先修订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9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修订通过《甘肃省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后,全国首个修订出台无障碍建设条例的省份,《条例》聚焦解决影响制约全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短板问题,在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理念融合等方面细化实化和创新突破,得到高度评价。
图为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图为甘肃省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甘肃残疾人服务“一件事”被作为典型案例上报国务院。省残联积极推动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在全省86个县上线运行,实现“一网办”“一门办”“一次办”,各事项申报材料减少60%,办理时长减少68%,跑动次数减少80%。一年来,共受理线上申请事项4016件,线下办理20183件。省残联在全省大数据“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测评中排名全省第一,作为典型案例上报国务院。
图为残疾人“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窗口
图为表彰证书
图为表彰证书
乡村公益性岗位大力度安置残疾人就业。12月6日,甘肃省残联、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民政厅联合下发通知,通过设立村残协专职委员(爱心助残员)公益性岗位形式,安置农村困难残疾人就业。全省每个行政村设置1个岗位,残疾人数量超过100人的行政村设置2个岗位,残疾人数量小于3人的行政村可以乡镇为单位设岗代管。残疾人月补助标准不低于500元,全省乡村公益性岗位新增安置残疾人超过1.5万人。
图为新华社报道页面
成功举办第九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举办“建设爱心甘肃 携手助残圆梦”为主题的第九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近4000名残疾人文艺爱好者参与,421名残疾人参与省上汇演。
图为第九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现场,汇演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新媒体点击量超过4500万次,热门话题视频播放量达1250.2万,直播、录播观看超过850万人次
图为第九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现场
宣传文化助残服务深入开展。举办“强国复兴有我——与党同心·与模范同行”全省残疾人自强模范与助残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活动,弘扬自强精神,汇聚爱心力量。组织开展“爱心助残・情满陇原”、媒体走基层等主题宣传活动,中央媒体刊发稿件240余条,央视新闻联播报道3次,甘肃卫视新闻刊发20条,甘肃日报报道42条,各类媒体转载刊发8000余篇条。
图为甘肃省残疾人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典型事迹首场宣讲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