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
6月29日晚10点35分,我坐在从人民剧场返回鲁院的大巴车上,看着窗外一忽而过的张自忠地铁站,耳边依稀回响着《红灯记》,人不禁开始回忆起才在鲁院度过的短暂却又格外充实的几天学习时光,心绪久久难以平静。
我是个从网络上长起来的网络写作者,作为一名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写作者,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比较幸运的,在该读书的年纪顺利完成了学业,在失去生产能力的时候找到了写作这个既存在于我的兴趣点上、又能让我自立创收的事业,感恩于残联同作协的帮助,在我几次写作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得到了许多体验生活、深入生活的机会,但经历了这次鲁院学习后,我发现我在写作中付出的努力与探究其实还远远不够。
就比如体验生活这点,之前察觉到的采访效率问题就被施战军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是准备上的不足导致的。关于这点其实我自己也有察觉,虽然我一直觉得身体的缺陷没对我的生活造成多大影响,可在和人打交道这点上我也是怵的,我怕自己说话不清被质疑,我也怕问的多了给别人添麻烦,而这点顾虑在我这次来到鲁院学习后也找到了答案——人和人的交往其实就是从给彼此“找麻烦”开始的,我的祖国有着丰富的物质资源,有着丰沛的人文底蕴、有着不朽的革命传承精神,更有着最善良质朴的人民,就像这次在鲁院,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身处泥淖的残障同学,大家都那么的乐观,那么的愿意在彼此遭遇困境时伸出援手,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国家,开口的担心其实是不必的。记得才到鲁院的第一天,我甚至连找老师合影时都是胆怯的,可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敢向同学求助,敢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重新享受集体生活的感觉真好!
来时路依稀,归家更可期,这次鲁院的学习时光还未结束,我受到的感染以及得到的成长已经是前所未有的,成为一名合格的作家、成为一名可以为社会做贡献的作家、力争成为像铁生老师那样能写出深度、深刻文学故事的文学大家,这样的人生目标也再次在我心里变得深刻!我会为之努力,不辜负中国残联、鲁迅文学院在我“成长”路上给予的教学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