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

重获熹微时光,鲁院之于我的唤醒力量

石华林


是在端午节淋漓的暴雨过后,我接到市残联中心王兵的电话:你被推荐到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班啦!惊刹之下,仿佛一片雨后彩虹的出现,更加有一种被紧紧拥抱住的快感,母亲胸怀那般的。

北京,鲁院,多少文学创作者的梦寐以求!可是我知道我已不在文学圈很多年。

成为作家,这是我始料未及,完全不在我人生规划之列的,非梦境走进现实。30岁不到接连出版《网博一笑》《野百合》两部书,到后期《维纳斯的玫瑰》和《我们》,反映残疾人爱情婚姻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两部作品的出版,让我开始获得省市作家协会的关注。在2010年,成为武汉市作协的签约作家,湖北省作协会员。

乘胜追击,我又于2011年出版《青春淘宝录》,应该是最早一批书写淘宝创业青年的书籍,此书被武汉图书馆收藏,至今还有二手书在卖。

一直良性轨道创作的生涯,于2014年终结,在我的生活突遭重大变故后,放弃了一直热爱的书写和阅读。

文学之路徘徊复徘徊。2020疫情之后,我离职回归家庭。仿佛又一种无路可走,文学将我接住。我决定以自己接近半生的人生故事,平实的写出来,希望给一些平凡生活中正历经困苦的女性姐妹们,一点启示,微力量的呼唤。

《关于妈妈的成长手记》,这部自传体小说,很容易的完成了。对于出版和关注认可,我的内心是忐忑不安,胆怯的。现在的文坛,离我最后一次创作出版已过去十几年,感觉把自己给搞丢了。

所以,我以无比的迫不及待之情,于621日,第一个最先入住鲁院。然后认识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的另31名优秀学员,以及鲁院声名赫赫的老师,迅速眼界大开。

在开班仪式上,程凯主席博学博爱的讲话,中国作协张宏森主席微笑静默的聆听,一边娘家,一边婆家,顿时觉得,此时此刻,我们就如同身处豪门阔宅之中都不为过。我知道还有很多学员来自偏远的山区,地铁都不曾见过,但在这般隆重的开班仪式上,我觉得每个学员都必然是豪情万丈、笔触剑指远方的。

“你们在坐的每一个人,都是中国残疾人文化人才库的一员”。原来,星河璀璨的那一方,程凯主席在带领我们,绝不可缺席的要大方落座。

序幕拉开,紧跟着的每一堂大师授课,都是一次次锋芒手术刀的文学破译。

缺陷,才更加聚光受力吧!

来给我们授课的大师,显然跟我之前参加过的文学研修班不同。他们是名望博学的,而面对我们,他们其实是更加真挚、朴素、动情的,他们在把凝结一生的文学智慧,竭尽所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让我扎扎实实的感受到一种高处的力量,文学财富的宝藏。

在来自高兴老师的那一堂课。“书,当你读到什么份上,就会写到什么份上”,这句话让我对自己偷偷竖起了大姆指。我看过很多诺奖大师的书,尤其喜欢纪德,他的那句“你的现实生活,完全在依照你的思想境界而裁制,”让我深深敬畏和感动。

我怎可能写到诺奖大师那样的份上呢?但我曾在他们的字里行间呼吸徜徉过,也是自我的有机给养呀!我这样在课桌下默默回应高兴老师。

“自然是永远读不完的书本,如何让自己拥有阅读自然的天赋?”这句话让我慌张。无疑,幼时残疾趔趄容易跌倒的低矮身躯,自然之母在怜惜的以小花小草将我拥抱过。我仿佛也是在喜欢着花草树木,但我是否真正具有打开万物心思的天赋?叩问又将何以修行获得?

高兴老师的课让我无数次的扪心自问,又意犹未尽……

而施战军老师的课,直截了当的给了我答案。

每个写作者,都是心思敏感,仿佛身边可写素材多多,但要想达到精准的聚焦辐射,却也让写作者谨小慎微,下笔困难。

因为在保险职场上工作过,深知保险对普通人家的重要性,而普通人群又对保险疑问重重。一直以来,都想落笔写下一部保险人的书,各种的自我否定,撂笔。

可是我听见施战军老师在课堂上字正腔圆说:疑团,才是写作者凝视的必需。顿时让我怦然心动,触动我内心天机一样,将压在我心中的山头拿下。

我清楚的看见,未来写作的方向,果敢的行动。

“这里的故事只有云知道。”这是毕淑敏老师在她的作品《昆仑殇》里的一句话。

而对一个女性写作者而言,她们的心思也是一样的“只有云知道。”毕淑敏老师的课,让不爱流泪的我,默默掏出了纸巾。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毕淑敏老师的一堂课,就有这样的魔力。

自闭自我自恋,这些多多少少叠加在我们写作者身上的印记,毕淑敏老师抽丝剥茧般,将这些印记轻轻擦拭。她的《散文的小秘密》,不仅仅是在讲散文,更是在发自肺腑的以一个文学大家、医生、心理学家三重身份,将我们写作的多重误区给校正、提升。

“独特生命中生发出的肺腑之言。”这是毕淑敏老师寄语我们的。

“自己的存在,对世界有那么一点点的好处。”这是毕淑敏老师要求自己的,但是我们听懂了,也是我们认真思考,自己和世界关系的交付答卷。

在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时,看到无数让我敬仰的文坛大家,让我最为热爱的丁玲老师。讲解员说,鲁院成立的前身,跟丁玲老师有最直接的关系。顿时感觉我的热爱有了另一种生根发芽的力量!

“希望我的生活和写作,能更多的靠近再靠近丁玲老师一些。”我在心里这样渴望。因为丁玲老师,无论是在情感上的勇气,还是革命事业的果敢,都让人仰慕惊叹!是我心目中独一无二的榜样,引领人向上的英姿力量。

短短两周的鲁院学习生活圈,仿同人世之美的结晶体,自由、博爱、平等、博学、收获。无论是中残联各级领导、鲁院的老师、授课的文坛大咖,还是鲁院全体普通的服务阿姨、即便鲁院的小狗小猫,和树上的花儿,都无一例外的,对我们无尽欢颜++

以前常有人说,天堂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其实只有到过鲁院的人,才更有发言权说:天堂,那绝对就应该是鲁院所在。

因为在这里,我还实现了好几个日常的不可能。

1、“棋”逢对手的挥拍。在家中,曾经拄拐对着墙壁偷偷挥过乒乓球拍,不曾想在面对鲁院大堂的乒乓球台时,居然可以和学兄学妹挥拍了好几个回合,身姿虽然不那么美,那个开心乐呵的笑声啊,现在都在脑袋里回响。

2、报道前特地在行李包里装了一瓶咖啡。在百草书屋,学妹去餐厅要来牛奶和白糖,首次成功冲泡好了拉花式咖啡。大家一起品着咖啡香,分享着读书忙。怎一个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妙!

3、小组文艺汇演?我绝对短板,啥也不会呀!重在参与,不给自己压力。主持人坚持要求不能缺席。我只好硬着头皮来了个最短篇的诗朗诵,没想到居然有人对我来了个“熠熠生辉”的高评价。

4、最酷的要算三里屯酒巴。这种地方,对于身体和钱袋都缺陷的我们,往往都有点胆儿颤。但是几堂大课上完,再去那个地方,腰杆子直接粗壮了,“把菜单先拿过来我看看,”然后堂皇入内,唐吉诃德一般。

对于未来,我有三个愿望有待实现:

第一,修改并完成出版《关于妈妈的成长手记》。

第二,明年开始动笔采写关于保险行业的书,希望写出一部保险和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书,消解人们对保险的误区,让平安筑巢社会每个家庭。

第三,能潜心达成武汉市残疾人作家协会的成立,让更多徘徊在角落中的写作者,也有一个家,聚圈发光发热,让武汉的残疾人文学创作星火了燃,走在湖北的前列。

“上过鲁院的人,就一定不会再怕山坡坡了嘛!”我常会不自觉的对自己笑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