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

一程关爱至,两翼风云生。两周鲁院人,一生鲁院情

单丹

本以为这辈子都和鲁院无缘,哪怕我向往多年。可有一天这个机会从天而降,我却差点与它擦肩而过。

鲁院录取通知书上的报到日期,与儿子在沈阳的中考时间撞个满怀。我思考再思考,想选择放弃,爱人和儿子却坚决反对。

爱人说:“你盼了这么多年的机会终于来了,不能不去,我在家陪儿子考。”儿子说:“妈妈你一定要追求自己的梦想,如果为了我而放弃,那我一定考不好。”

6月23日,我终于来到心心念念的鲁院,而且是带着两颗心,一颗是渴求的心,一颗是感恩的心。第一眼看到“鲁迅文学院”那五个大字,心里都在颤抖,热血沸腾。这一天,终于不再是梦。

在第二天的开学典礼上,我找到了写我名字和笔名(美人鱼)的桌牌,正对讲台第一桌。研修班32人,只有我和后桌江西陈兰兰同学是坐着轮椅来的。

感谢中国残联、中国作协、还有鲁迅文学院,一起给了我们残疾人作家群体这个难得而又宝贵的学习机会。那天,中国残联程凯主席,中国作协张宏森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吴义勤院长,中国残联张卫星副主席等领导齐聚鲁院,仪式感和能量感拉得满满。
程凯主席的讲话中,经典金句频出:“残疾人作家的创作,是残疾人的文学创作,而非文学中的残疾人创作。”多么准确的文学定位!繁荣残疾人文学,拓展残疾人作家的话语权,时不我待。

“残疾给了我们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这是我们创作的宝贵财富。”这种辩证法的思考,让我们信心满满。

那天,除了这些振动心弦的金句带给我的激动和收获,还有件事让我感动无比。

在照完开学典礼大合影后,我有幸与程凯主席单独合影。程主席低调谦和,笑容可掬,看我坐轮椅,为照顾我,合影时都快跪到地上了。当时我特别感动,后来看到照片,马上泪崩了!

很久没体验过上学的感觉了,听着鲁院的上课铃响,背着鲁院的帆布书包进课堂……来之前还在无数次设想和担忧,这里的环境我可不可完全独立?没想到鲁院的无障碍环境做得这么好,后勤保障也很好。这座老鲁院,并不大,就两栋楼。每天我穿行在这两栋楼中间的坡道去食堂,食堂的饭菜、水果、酸奶不知不觉就把胃撑大;上课和宿舍在一栋楼里,精神和身体都在一天天变壮。

鲁院的课程全是“名家讲堂”,各路名家传经送宝,文学的智慧闪闪发光!我每天都是头脑风暴,就嫌时间不够用。

很喜欢陈建功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文学课《小说小悟》,真是一语惊人:“小说就是把几个人放在一块儿热闹热闹。”这一语击中了我,也点醒了我。看似平平常常的话,绝不是小悟,而是大悟后的不动声色和轻描淡写,更像一坛老酒,一打开便香气四溢。他用自己的生活积淀和创作经历,让大家看到“小说”的精彩无限。课后,陈老师在我的新书《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上写道:“文学就是分享你生活的滋味儿。”一句家常话,看清文学路,回味无穷在心头。

高兴老师的诗歌课,讲的是诗歌,读的是诗歌,我收获的却是一把写诗歌的钥匙。虽然从17岁就开始写诗,家里订的《诗刊》堆成小山,但从没听过一堂诗歌课。《再别康桥》是我主动举手要读的诗,凭着主持人的朗诵功底,以至于高老师听后拍手叫好,又让我读了两首。在诗中感受音乐美,意境美,“生活就像诗歌写作。而‘自然’本身就是一首永远读不完的诗歌。”那堂课上更多的是外国诗歌,令人听得激情澎湃,仿佛在一首首诗歌的诵读中找到诗歌的脉搏和律动,诗和诗意就在我的眼前。

看课表知毕淑敏老师会来讲课,二十多年前就很喜欢读毕老师的书,对她的课更期待!一身黑裙,肩披淡紫色围巾,眼神充满坚毅、淡定和从容的毕老师,是来为我们揭开“散文的小秘密”的迷底。“其实散文就是像散步一样,与现实和真实连接得很紧密。”那十个迷底足以揭开散文的秘密,让我们受用一生。

请《人民文学》、《光明日报》、《诗刊》等名家走进研修班的两次改稿会,一直没听到念我和文章的名字,内心颇为忐忑。就在以为无我时,没想到最后一篇稿子就是我的《登泰山》……每一句犀利的点评,醍醐灌顶,“人物众多,诸多个性没能塑造出来……”心抖着听完众多修改意见,一身大汗,忽然老师又读了其中一段文字,说让他特别的感动,这才把我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两周的学习历程,收获满满,取到真经。每一堂课都在点燃我、点醒我,颠覆了我对文学的很多认知,解决了我的很多困惑。走出鲁院后,相信自己手里的这支笔,会更有方向和力量,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白天头脑风暴,晚上文艺沙龙,我们32人分成四个小组成,轮番才艺大比拼,又是高潮迭起。我所在的一组很幸运,因为班长在我们组。好班长李之星,写网络小说是高手,搞氛围也是高手。我除了在自己的小组主持、唱歌外,还被其他小组拽去友情客串朗诵、唱歌、书画交流。才艺比拼缩短了同学之间的距离,把32颗心紧紧地串在了一起。

32位学员中,就我和江西陈兰兰是坐着轮椅,同学们都特别有爱,都主动帮助我俩。我每天都感觉情浓浓,爱满满!这是一个有爱、有温度、有情怀、有诗意、有笑声的文学大家庭。

前几天大家都去国家京剧院观摩京剧《红灯记》,因下雨我未去,怕给大家添麻烦。7月4日,大家去参观现代文学艺术馆,河南杨运祥同学把我背抱到大巴,坐车上才发现一只鞋丢了,一抬眼,班主任陈帅(陈小手)老师用一只手给拎到车上,放到我脚边,我真感动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到了艺术馆,我们一组组长山东宋以柱同学把我推上大坡道。进了馆,中残联的武岩老师就把我接过来推,他一边推还一边组织大队伍,我赶紧让武岩老师去带队管大队伍。这时,宁夏张世平同学(大家都叫他“蚊子哥”,来鲁院多少天,他就写了多少首《鲁院蚊子》的诗),和湖北的向刚同学接力推我。我们一路感受文学先辈们留下的不凡足迹,他们是点燃中国现代文学的火炬,永远照亮和守望在华夏的上空。

回来下车时我请杨运祥同学抱着我,同学们都说这是“公主抱”,鲁院的胡嘉老师把这一幕悄悄拍了下来,看得我泪目。
没几天时间,我们与鲁院的老师们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每次吃饭碰到唐伟老师,他都像大哥哥一样陪大家聊天,讲文学,聊人生。哪位同学有困难他都主动热心去帮忙,我们不禁都说,鲁院真好!鲁院老师真好!

鲁院从课程安排到后勤保障,无论是老师还是工作人员,对我们都关心备至,每天都是家的温暖。能成为鲁院的学员,深感荣幸。两周鲁院人,一生鲁院情。

课程进行多半,那晚,程主席突然来看望我们,巧的是竟在电梯里与他不期而遇。他与我们座谈三个半小时,还打开本子不时地记着,那不是开会,更不是座谈,是一位大家长在与家人们谈心、唠家常。那晚,每个人都轮到了发言,我也一样,讲述了自己来鲁院学习的心情和感受。程主席捧起我的书《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还做了点评:“你的书《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是写自己,要不断突破自己,跳出小我,写出大我!”程主席不止一次这样提醒大家。

从“小我”到“大我”,曾是我最大的困惑,也是我这次最大的收获。

自从2003年我为电视剧《马大帅》创作了片尾主题歌《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当这首歌和电视剧一起热播时,有位观众的留言触动了我,他说“我是一名电焊工,每当我听到这首歌 ,我都感觉自己在焊航母”。我没想到一首歌还可以给人这么大力量!从那时起,我才知道文学创作的社会责任,我要不断突破“小我”。

两年前,我又出版了与歌同名的书《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22万字),一路走来,我得到最多的就是爱,是爱让我活出了自己的样子,通过这本书让我有机会传递爱、感恩爱!

很幸运,我们都能生长在这个有爱又能被爱,有梦又能圆梦的时代。我一定要握紧手中的笔,书写这个时代,牢记使命,做一个精神高地的攀登者。

当程主席说出视我们残疾人作家为“种子的力量”时,我的心在震动,瞬间内心便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勇往直前的信心和使命。

这注定又是一个新的文学生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