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来自张家口的范为华,是张垣大嫂服务集团董事长。张家口张垣大嫂服务集团是一家社会化企业,实体公益企业的代表。张家口桥西区阳光家园庇护工场是在张家口市残联及张家口桥西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张垣大嫂服务集团在冬奥城市张家口投资创建的第一家残疾人庇护工场。我创办庇护工场是本着致力于服务社会“老弱病残”弱势群体的初心,用我们自己满腔的热情、最大的能力庇护了103个特殊的“孩子”,他们最小的16岁,最大的50岁,他们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精神、智力以及肢体残疾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们”这一特殊的称谓,是张垣大嫂服务集团800多名员工发自内心给予他们的爱称。
我创办这样一个助残社会组织还得从对一个残疾女孩的牵挂说起。记得15年前,我是电台记者,接触到很多下岗女工、空巢老人和残疾人,为了给他们创造岗位、提供帮助,我辞掉工作,办起了家乡第一家月嫂家政公司和全省第一家社区托老所。那时有20多个残疾人都是岁数较大的肢体残疾人,小雪是唯一的一个年轻女孩。20多岁,本该是绽放青春、自食其力的年纪,却因智力残疾而需要父母的照料,后来家里添了小弟弟,小雪来到托老所。
“假如有一天她没有了父母,该如何生活?”这是我的牵挂,也是千万残疾人家长的牵挂。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构架张垣大嫂集团的长远战略规划,确定企业未来服务类型,从家政服务扩展到民生服务,再到社会服务。
2015年,在各级政府领导的支持下,桥西区政府给张垣大嫂集团划拨了一个闲置场地。从此,我们团队开始努力工作,为了给像小雪一样的残疾人创造一个参与就业的机会,营造一个没有“边缘化”的大爱家园。
可当这个大家庭的家长真的不容易。来到这里的“孩子们”比我想像的更特别,更让人痛心。他们的情绪很难控制,80%的人需要服用精神类药物,他们要么敏感、多疑、点火就着,要么封闭孤僻,甚至连眼神都不愿与人接触,很多存在暴力倾向。那时,我带领着团队,从日间照料,纠正“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开始了庇护的工作。
27岁的郭郭,智力二级,他是“孩子们”中最特殊的一个。因为他的残疾,妈妈投河,爸爸病逝,幼小的郭郭跟着姑姑靠捡拾垃圾为生。他性格孤僻,经常跟姑姑顶牛,一个人流浪街头,几天不回家,捡着吃,要着喝。那时,郭郭来到阳光家园,长期营养不良、骨瘦如柴、不会交流,经常把人打哭,大家都躲着他。直到学习手语舞《感恩的心》,我发现了郭郭的变化。他的动作很夸张,但看得出来他在很用心的表达,很努力地随着大家一起舞蹈。我惊讶的看着他,他第一次与我勇敢的对视,我分明的感觉到他眼神中对爱的渴望,我忍不住过去紧紧拥抱住了他,他竟然没有躲闪。随着庇护工场工作人员不断付出,慢慢的,他的表情不再僵硬,学会了微笑,学会了打招呼,学会了做绢花。郭郭非常依恋庇护工场,每次周末,他总会问:“能不能不休息?能不能不放假?”有一次,他拉着生活老师的手问:“我能不能不管你叫你老师,我能不能管你叫妈妈?朱妈妈……”
四年来,张垣大嫂集团员工们不断学习、实践,总结出精神智力残疾人服务“四步走”工作模式——开启心智、康复疾病、提升技能,重获人生,通过努力让“孩子们”真正融入社会。集残疾人日间照料、职业康复、技能培训、体育健身为一体,以托养轻度智力、精神残疾人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为主,其他类别残疾人为辅,以日间照料为基础,通过残健共融的方式达到职业康复的发展目标。
为深入贯彻国家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总体目标,贯彻落实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脱贫和助残扶贫的要求,张垣大嫂服务集团旗下阳光家园庇护工场从社会高薪聘请几名手工艺人作为庇护工场的老师,同时,我们把庇护工场的服务功能从日间照料、职业康复,扩展到辅助型就业,再到支持性就业,“孩子们”在庇护工场逐步提高了智力、康复了身体、得到了关爱、获得了工作、得到了收入、拥有了幸福。
目前,我们已经打造了手工绢花、麦秸画、皮画皮雕、无纺布口袋生产的四个就业项目,形成了残疾人托养、职业康复,职业重建一站式助残模式。
四年来,共有16个“孩子”在工场内部实现就业,11个“孩子”走向社会,完成了他们职业重建的华丽转身。现在的“孩子们”积极主动,阳光乐观,他们的口号是:“我不需要同情和怜悯,我们需要一个工作的机会!”
五年前,我个人荣获“河北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称号,阳光家园庇护工场获得河北省助残“爱心企业”的殊荣,荣誉就是动力,未来充满信心。
2016年,阳光家园庇护工场成为河北省唯一一家由中国残联评定的“全国残疾人职业康复示范基地”。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坐着轮椅视察完阳光家园后感慨的说:“以往在别的地方,都是我去鼓舞残疾人;而今天,是这里的残疾人鼓舞了我!”吕世明副主席的一句话,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工作的更大期望。
2019年,阳光家园庇护工场被认定为2022年冬残奥会对外接待展示窗口单位,作为庇护工场的负责人,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同时面对新任务,站在新起点,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以新的姿态、更优质的服务、创新的理念、开拓残疾人更加广阔的平台,为举办一届精彩、卓越、非凡的冬残奥会而努力拼搏!
搭建互联网培训平台,做好靶向“微培训”,将庇护的手臂延伸到残疾人家庭;我们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推进“庇护工场进社区”,服务更广区域、服务到更多残疾人群;搭建“时间银行”平台,以“时间币”记录公益助残时间,营造“人人助残”的社会氛围;抓住冬奥会契机,尽展大国残疾人风采,当中国看河北,河北看张家口时,河北残疾人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曾经的张家口是“张库大道”的起点,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皮货集散地,张家口则被誉为“皮都”。为了抓住2022年冬奥会的契机,激活张家口皮具产品市场,为了拓宽残疾人庇护工场的产品品类,从而增加残疾人在脱贫道路上稳定增收,庇护工场高薪聘请了皮带行业专家老师,创新研发皮带品类。所有的皮带制作都是手工雕刻和烫边,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独特性和订制化的特点。庇护工场皮具产品定位“国礼”,通过2022年冬奥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这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也是我们阳光家园庇护工场以及张垣大嫂集团每一位爱心助残员工的责任。扶残助残、使命在肩,张垣大嫂、爱撒人间。
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