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充分了解掌握各类残疾人群众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精准问需,中国残联党组全体成员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分赴湖北、云南、内蒙古、青海、四川、湖南、宁夏等地,深入残疾人家庭调研访视,主动发现问题。
多项实事逐步落实
目前,除了残疾人证的办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这件许多残疾人的“操心事”也实现了“跨省通办”。中国残联办公厅会同民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的通知》,4月22日起,申请人申领残疾人“两项补贴”,可在全国范围“两项补贴”窗口提出,不再受户籍地限制。据了解,截至5月底,全国共受理96例跨省通办申请,成功办理37例。
全国7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后,面对残疾人返贫致贫风险相对较高的情况,中国残联将“制定出台和实施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政策措施”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第一项,并于4月21日联合国家乡村振兴局出台《关于做好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有关工作的意见》,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工作要求,加大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兜底保障、就业扶持、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中国残联会同有关部门、服务机构及用人单位开展“残疾大学生就业专项服务”,目前已掌握了应届全国高校2.5万名残疾毕业生信息,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完成了对8000余名残疾毕业生“一对一”需求摸底调查,通过新开通的2021年高校残疾毕业生网络招聘会,1个月就有509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6月4日,中国残联印发《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摆在残疾人就业工作重要位置,列入各级残联年度重点工作,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考核重要内容,确保2021年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当年就业情况好于往年。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应救尽救”、扩大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面、对网站和App进行信息无障碍改造、推动涉残信访事项化解等工作也已逐步展开。
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应救尽救”方面,中国残联已申请落实中央财政预算19.82亿元,正督促各地加快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扩大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面方面,5月31日至6月4日,中国残联赴四川、云南两省征求省、市、县三级残联对《“十四五”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初稿意见。6月7日,中国残联紧抓部委征求“十四五”规划意见的契机,推进发展和改革委将“补贴110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写入《“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征求意见稿)。此外,6月8日,中国残联完成对2021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补助资金分配,向西部倾斜,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