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独自去长春报到的重庆盲人小伙,拿到了教师资格证!

还记得四年前仅凭借着盲杖,独自一人从重庆前往千里之外的长春大学报到的盲人少年邬舜仙吗?在大学四年中,他又在盲杖的伴随下继续探索这个世界,如同侠客杖着利剑征战江湖。

“我想走更远的路,见更多的人......”这是邬舜仙的心愿。他已独自游历大半个中国,仍在不断奔赴下一个目的地。不久前,他拿到了教育部颁发的教师资格证,9月即将前往云南实习,将所学传授给更多视障学生。

“看不见其实并不是一种缺陷,而是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除了知识,他更希望分享的,还有在成长当中对于生命的感悟和自己的梦想。

图为邬舜仙

图为邬舜仙

暑假独自坐48小时绿皮车返家

刚剪去一头长发的邬舜仙还有点不太习惯自己的新造型,摸摸头顶笑道,“嘿,至少凉快了许多!”

在比较了机票与动车价格后,7月6日,邬舜仙决定坐绿皮火车从学校回重庆。48小时的长途旅程,他带上几包方便面、粉丝和薯片,以及已读了1600小时的电子书。

对面床铺的湖南大叔热情地想要帮他做点什么。邬舜仙笑笑,跟大叔说,“您放心,我没问题!”一个人摸索着顺利找到开水间,熟练泡好了方便面,跟大叔开心地聊了一路,还相互加了微信。

入夜后,大叔的呼噜声伴随着火车有节奏的轰鸣,大学四年间过往的片段一幕幕浮现。邬舜仙似乎又看了四年前去大学报到时的自己。

那是男孩第一次出远门,怀揣着对未知的忐忑,向陌生人求助时的羞涩。而现在,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历练,世界以更加温柔的姿态向他呈现。

和四年前相比自己有什么变化?

邬舜仙想了想,“成熟了,更自信、从容。”曾经,他对盲人这个身份并未完全认同,但他现在认为,眼睛看不见并不是一种缺陷,而是与大部分人所不同的生活方式,需要以更多勇气和能量去面对人生——这种挑战何尝不算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呢?

看不见的大学生活同样精彩

他想起了在北方上大学期间,第一次经历的下雪。

原来雨和雪完全不同。

“雨淋在身上,会立即滑下去,而雪会短暂地停留,像是在跟你打招呼,可以慢慢感受持续的冰凉。再过一阵子,用手一抹,头顶全是松松软软的雪,很有质感。”

有一次,邬舜仙突然很想喝奶茶,走路去距离宿舍一公里外的小店买。雪突然下得大起来,很快积雪就将马路牙子淹没,让他无法贴着路沿走。

正当他在努力判断方向时,一位学姐主动上前领着他走,还将他冻僵的手揣在自己兜里。那一刻,北方的雪不仅有了形状,还有了情绪和温度。

他又想起学校秋天时的林荫道,树叶一片片落下,铺满了地面,踩上去发出破碎的声响,就像荒野中清脆的铃声,既孤独又美丽。

大学的时光啊,总是匆匆又难忘。跟室友在略拥挤但热闹的寝室里畅快淋漓的“卧谈”,在校园歌手大赛中为心仪的选手加油,在学校食堂参加“大胃王挑战”,参加汉服社缝香囊、包粽子,遇到了可爱又多才多艺的女朋友.......虽然眼睛看不见,但邬舜仙的大学生活同样充满了绚烂的色彩。

喜欢“冒险”的盲人小伙

在刚入学时的一次联谊活动中,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视障学生们将心愿装进“许愿箱”,由吉林大学的学长抽取,帮他们一一实现。

邬舜仙投进去的愿望是:“想要一次特别的冒险”,被一位学姐抽到。根据她对“冒险”的理解,带着邬舜仙去坐了一次过山车。

在众人的尖声惊叫中,邬舜仙为了不让学姐失望,假装出很刺激、很害怕的样子。

然而这并非是他心中的“冒险”。

关于弟弟喜欢冒险这件事,姐姐邬尚辰还记得,在高中时,他就和同学从位于南山的学校坐384路公交车到南坪,再转轨道交通,他们准备去高铁站转转,先熟悉路线,暑假好出去旅行。

谁知报站声被车厢的人声和周围噪音淹没,他们坐过了站,坐到了机场。孩子们不好意思去问旁边的人,出站后一直沿着人行道走,实在找不到路了,邬舜仙才给姐姐打了个视频电话,“姐,你帮我们看看这是在哪?”

突然看到弟弟和同学们站在陌生的街头,邬尚辰被吓出一身冷汗,但她很快冷静下来,根据周围的建筑物判断出大致方位,并给出了建议。

几个盲孩子在机场周围逛了一圈,又坐回南坪,然后搭上末班车回到了学校。

这一次的“冒险”让邬舜仙很兴奋,从此也喜欢上了探索陌生的地方,用手中的盲杖认识每一寸未涉足过的土地。包括从重庆独自去长春大学报到,也算是一次“冒险”。

独立游遍五十余个城市

上了大学后,他渴望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开启更多的冒险。

邬舜仙独立去北京爬了长城,选择的不是人多的八达岭,而是更有挑战性的居庸关;他去了甘肃,在人声鼎沸的街头找到一家评分高的小店,点一碗牛肉面,就着冰冻杏皮水,心满意足地吃下;他还去爬了泰山,一步步登上南天门后,让山顶的风洗去疲惫。

邬舜仙自小对大海充满向往。在大学期间,他特意安排了一趟“看海之旅”。在独自前往大连的路上,他一次次想象着大海的模样。来到星海广场,他情不自禁脱了鞋,赤脚跑上沙滩,“顿时被一种幸福感包裹住,感觉拥有了全世界。我能听到大海的层次感,一下又一下的冲击......”

在海边,邬舜仙凭着感觉和姐姐视频电话的指导,拍下了许多张照片。在去金石滩时,时间有些晚了,一位大叔叫住了他,说公交车已经收班,自己可以用三轮车载他回去。

邬舜仙起初担心对方宰客,婉拒了他的提议。

没想到,这位大叔在原地等了他半小时。后来坐在车上,大叔告诉他,自己患有肢体残疾,看到这个盲人小伙独自来看海,就希望能帮他做点什么,如同别人帮助自己一样。

大叔坚持没有收邬舜仙的车费,“小伙子你很棒!欢迎来我们这里,希望你能记住这片海。”来自陌生人温暖的相助,相比大海更让他难忘。

大学四年每个寒暑假,邬舜仙几乎都在路上,北京、上海、广州……地图软件上,他已点亮了50多个城市,他用盲杖丈量出祖国的秀丽山川。

如今独自出行已经变得很平常,“去一个新的城市探索,对我来说就跟下楼去小卖部买东西一样。”

“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做些什么”

邬舜仙在大学里读的是针灸按摩专业,他同时又辅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他曾经在上海一家大型连锁按摩店实习,他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未来想要的生活,在狭窄的空间里工作,没有窗户,感受不到阳光和风,有些透不过气来。

那时,邬舜仙的一位盲人同事因为多重原因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邬舜仙强烈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残障人士的无助。他颤抖着声音给自己的姐姐打电话,为一个生命的逝去感到痛心。“姐,我不想当按摩师,我要用自己的力量为残障群体做些什么......”

姐姐邬尚辰接到弟弟的电话,眼泪涌了出来,“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走出那个封闭的房间,邬舜仙感受到太阳落在肩上的温暖。他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对于残障人士来说更是如此。他觉得,通过教育的力量,可以让更多残障人士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帮助。

在大学期间,通过实习和调研,他深入了解了更多盲人的工作和生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写下报告,呼吁社会关注这一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盲人只能做推拿?不,有很多可能性!”

当老师其实最初并不是邬舜仙的第一选择。他的兴趣点有很多,写得一手好文章,会吹长笛、圆号,喜欢古诗、汉服,擅长编程,曾独立开发公益软件盲人游戏《恐怖迷踪》、无障碍古诗词典《玉尘诗典》,他想尝试更多新鲜的事物,挖掘自己的潜能。

在大学里,他发现视障学生由于视觉的欠缺,在计算机某些操作上很难有全面的理解,而健全的老师也不一定能百分之百亲身体会到他们的疑惑,并给出针对性强的专业指导。

从初中起就对计算机感兴趣的邬舜仙曾获全校计算机技能大赛程序设计组一等奖,老师也鼓励他给同学们讲解计算机课程。通过实践和摸索,他总结出一套适合盲人学生的教学方法。

在姐姐的鼓励下,他今年参加了教师资格证的考试。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双眼失明的人是很难拿到教师资格证的。在学校和当地教育局的努力下,为学生们申请到了针对视障考生的合理便利。他们的考卷跟普通考生的内容一致,只是改为人工读题。

考试非常顺利。特别是面试后刚走出教室,他就听到考官的赞许,“刚才这个考生真不错!”他不由得露出得意的笑容。

今年6月,邬舜仙收到了由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师资格证。

接着,他又和各个特殊学校电话联系,云南省文山县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听了男孩充满自信的介绍后,立即安排老师跟他对接,提供了实习的机会,并免去了住宿费。

邬舜仙很想去风景秀美的文山看看,更想去看看那里和自己一样对世界充满向往的视障孩子们,“我想帮他们更好地运用电脑和手机,可以看得更远、更高,好好拥抱这个美好的世界。”

在邬舜仙看来,社会对于视障人士还缺乏了解,包括很多人会惊讶地问他,“你们也能用微信?还能用手表?”包括在找实习工作时,有的人一听说他眼睛看不见就一口回绝,认为胜任不了正常的工作。

而事实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视障人士能完成绝大多数工作,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我的建议是,多走出去,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视障群体,消除误解和偏见。而不是封闭起来,刻意躲避外人的目光——虽然以前的我也是这样。”

邬舜仙希望自己能如愿当上老师,教视障孩子学会怎样跟外界沟通,不再担心别人的指指点点,坦然接纳残障的身份,充满自信地面对这个世界。

时隔四年,那个少年不负众望长成了羽翼丰满的模样。他不仅有能力追逐自己的理想之路,还拥有了帮扶他人的力量。在人生旅途中,他的盲杖带着光芒,一下又一下地触碰脚下的土地,摸索着前进的方向。

虽然看不见前路,但每一步,邬舜仙都走在确信又坚定的路上,而且每一站都不会是他的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