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动交流 残疾人风采

身残志坚!创业明星任淑风建成省级优秀残疾人就业基地

在东平湖东岸的东平县旧县乡大吉城一村,有这样一位身残志坚的创业明星,她的名字叫任淑风。20年间,一组数字令人折服:她先后投资100万元成立了吉乐尼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麾下共有东平县老湖镇驻地、平阴县洪范驻地、东平县城、旧县乡驻地多家分厂,共解决了200余人就业,其中残疾人扶贫点2个,加工点辐射周边地带,帮助残疾人20余人就业。短短几年,发展前景令人称赞,订单加工与自主研发齐头并进,200余种系列产品占领了聊城、临沂、广东、义乌、河北等国内市场,远销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年收入50万元以上。

图为工人们在工作中

图为工人们在工作中

在取得骄人业绩同时,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当选2022年东平县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肢残协会主席。2015年任淑风在东平县民间设奖奖百姓活动中成为高阳电力身残志坚10名获奖人员中唯一一名女性,吉乐尼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先后评为市级、省级优秀残疾人就业基地,52岁的任淑风说起话来温柔亲切,干起活来干净利落。殊不知,她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

1986年,初中毕业的她多方拜师学习服装裁剪技术,创办了淑风服装学校,带动周边村庄更多的兄弟姐妹走向致富路。2004年,她开始了转型之路,拖着一条残腿,风尘仆仆跑上海、下江苏、赶青岛、思路不断开拓,发展方向不断明确,经过多次与一些客户的交流,今后如何发展进行了市场分析,随着时代的进步,服装厂对技术要求很精密,设备要求上档次,投入资金大,而玩具技术含量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较适合农村现有人员文化层次。只有自己先富起来才能带动更多人就业。目标就是方向,她与丈夫一合计,毫不吝惜地拿出27万元,新上设备50台,一下子招收管理人员、工人共计60余人,玩具加工厂在旧县乡一处废弃的院落应运而生。万事开头难,残酷的现实让她一度陷入困境。熟练工人培训难,成为第一个“拦路虎”。一开始,厂家指导的技术人员对新上电机也是略知一二,员工没有一个经过培训会熟练操作的,并且工人对每个月的几十元的工资嗤之以鼻,走为妙计。短短一个月,工人仅剩6人。为留住人员,她对工人进行补贴,将每个月几十元工资补贴为300元左右,对新进厂工人实行保底工资,工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从此,进厂工人不断回笼,最多达到113人。一分钱难倒女汉子,为了筹备资金,她投亲借友跑断了腿,磨破了鞋,回忆起创业的艰难,任淑风这样说:“我几乎每天都哭一场,有时泪水把枕头弄湿一大片。”为了不影响生产,第二天强作笑,继续上班。提高生产效率难,找到订单时生产心切,加上熟练工极少,拼接一个玩具不是拆了缝就是缝了拆,往往加班到凌晨两三点钟,这样一个月下来赔了七千多,但她也不气馁,又引导管理人员让工人克服干多干少一样的心理,将每人一小时的工作量进行排名,多劳多得,多劳可发一定比例的奖励,大大提高了工人积极性,生产效率随之提高。守得云开见明月,两年后公司开始步入正轨,外地老板主动找上门送订单,公司每年纯收入逐步递增。河无水小河干,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老湖镇政府在水利扶贫产业园的厂房提供给公司使用,大力扶持发展,有政府提供给良好的条件,让公司如鱼得水,发展迅猛,也使任淑风更坚定地走在带动残疾人就业致富的路上。精准帮扶,送钱不如送技术任淑风深知残疾人就业不易,自己富了不忘记残疾人朋友,优先安排残疾人在工厂上班,不方便来厂的她送货上门,并且定时接厂来学习。

吉乐尼老湖分厂的叶近旺是肢体三级残疾,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脊髓灰质炎造成下肢行动障碍,找工作很难,吉乐尼老湖分厂开办后,任淑风优先考虑他进厂,在厂里干些打孔、翻耳的杂货,一月收入一千五六百元。

旧县乡大吉城五村的马丽君是肢体一级残疾,因脑瘫造成四肢严重功能障碍,常年需要人照顾,因此目前也不能外出干活,全家收入微薄。任淑风了解情况后把玩具加工材料送到马丽君家中,这样马丽君的母亲就能一边照顾孩子一般干活赚钱了,时间长了马丽君也能干一些翻耳等简单的活了,母女两人一月收入一千多元,马丽君变得开朗了,母亲脸上也见到了久违的笑容。

上门送货、收货、送工资,一个个暖人的细节刻在每个残疾人的心上,减轻社会负担,减轻家庭负担,一个个感人的事例信手拈来,是她作为一个创业明星的最高目标。靠诚信,她赢得客户们信赖,成为最佳合作伙伴,靠亲情,她对工人亲如一家,靠品牌,使自主研发的产品销售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