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动交流 残疾人风采

龚自强:从残疾少年到创业先锋的逆袭之路

图为龚自强

图为龚自强

他自幼身患先天性肢体四级残疾,右侧身体发育受限,下颚骨骼歪斜致嘴巴外观特殊,却从未向“不可能”低头;

他在健全人圈子里长大,靠母亲的鼓励树立自信,靠自己的拼搏闯过学业、职业难关;

如今,他创办公司深耕模具设计领域,更立志未来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

他,就是来自益阳的31岁残疾人创业者龚自强,一位用坚韧打破命运桎梏的创业者。

成长:亲情为盾,兴趣为矛,打破“特殊”标签

龚自强的人生起点,带着命运赋予的“不同”。从出生那一刻起,先天性肢体4级残疾就与他相伴——从头到脚的右侧身体都受影响,不仅行动上需要比常人多一分努力,外观上的差异也让他从小就面临异样目光。但这份“不同”,从未在他心里埋下自卑的种子,因为父母始终是他最温暖的“避风港”。

“你不比别人差”,这句简单却充满力量的话,是龚自强童年记忆里最常听到的鼓励。父母从不将他当作“特殊孩子”对待,而是像培养健全孩子一样,鼓励他去尝试、去探索。在父母的影响下,龚自强从小就坚信:“我和其他人没有区别,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到。”

成长中,龚自强一直生活在健全人圈子里,和同龄人一起上学、玩耍,从未主动给自己贴上“残疾”的标签。为了证明自己,他还主动挑战各种看似“困难”的事,慢慢培养出许多充满活力的爱好。他喜欢爬山,曾特意挑战东莞银屏山。这座海拔800多米、台阶总距离达2300米的山峰,不少健全人攀爬时都气喘吁吁,龚自强却凭着不服输的韧劲,一步步登顶;他热爱健身,每周定时去健身房,在器械前挥洒汗水,不仅练出结实肌肉,更以坚持锤炼意志,还会兴致勃勃地和身边人分享健身前后的对比照片;打羽毛球、户外徒步等活动他也不在话下,运动场上的他,眼神坚定、动作利落,完全看不出身体的局限。

202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龚自强与残联结缘。当时益阳市资阳区开展免费直播带货培训,正处于职业迷茫期的他抱着“多学一点是一点”的心态报名参加。培训结束后,不甘心“不了了之”的他主动找到培训老师,表达了想深入做直播的想法。在老师的引荐下,他认识了益阳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也第一次真正走进残疾人圈子。

“原来这个群体里有这么多优秀的人,他们有的擅长电商,有的精通手艺,完全打破了我对‘残疾人’的固有印象。”这次接触让龚自强深受触动,也让他更加坚定:残疾从不是人生的“绊脚石”,只要肯努力,一样能活出精彩。

择业:从数控到设计,学历技能“双进阶”

2012年,中专时期的龚自强面临专业选择,在反复考量后,他选择了模具设计专业。“当时觉得这个专业能学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以后找工作有保障。”彼时的他或许还不知道,这个选择会成为他未来职业道路的重要起点。

中专毕业时,现实给了龚自强一记“重击”。校长看着他,直言建议:“模具设计没人要你,不如去做加工。”这句话没有让他气馁,反而让他更清晰地规划了第一步职业方向——先从基础的加工工作做起,积累经验后再回头追求梦想。

2014年起,他进入工厂从事数控加工中心(CNC)工作,每天在车间里操作机器、熟悉加工流程,从图纸解读到机器调试,每一个环节都认真钻研。这一干就是4年,枯燥的车间生活没有消磨他的热情,反而让他摸清了制造业的底层逻辑,也练就了扎实的实践功底。

2018年,龚自强迎来了职业转型的关键节点。在一位资深师傅(也就是他后来的合伙人吴建根)的带领下,他重新拾起当年的模具设计专业,正式转行做设计。

“从数控加工到模具设计,相当于从‘动手’到‘动脑’的转变,刚开始特别不适应。”龚自强回忆,最初画设计图时,常常因为细节出错被师傅批评,软件操作也不熟练,只能加班加点补课。但他从没想过放弃,师傅教一遍,他就记一遍;图纸画错了,就重新画,直到满意为止。靠着这股钻劲,他很快掌握了模具设计的核心技能,慢慢能独立完成项目。

2020年疫情来袭,许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陷入停滞,龚自强却在这段特殊时期找到了“充电”的机会。一方面,他利用空闲时间尝试做抖音直播,虽然因为嘴巴歪斜曾被网友调侃,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靠直播带货赚些生活费;另一方面,他悄悄给自己定下了“学历提升”的目标——备战成人高考,考取大专学历。

“那时候每天忙完直播就看书,经常学到半夜一两点,有时候累得趴在桌子上就能睡着。”龚自强回忆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考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选择了与职业方向相关的专业。经过两年半的学习,2025年上半年,龚自强顺利拿到大专毕业证,捧着证书的那一刻,他又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继续考专升本,多学一点知识,未来的路才能更宽。”

创业:敢闯敢拼,心怀“大我”谋发展

“求职是别人给你发工资,创业是自己给自己发工资,两者的上限完全不一样。”在打工多年后,龚自强渐渐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在他看来,求职虽然看似稳定,每个月能拿到固定收入,但始终要看别人的脸色,随时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发展空间也有限;而创业虽然风险更高,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却能让他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是,能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跨越——“求职是为了自己和小家庭,创业却能为更多人创造就业机会。”

今年,龚自强与师傅吴建根正式合伙创办长沙智晖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模具设计,服务领域涵盖汽车零部件、家电等行业。公司规模不大,只有4个人,但每个人都充满干劲。

作为创业者,龚自强需要兼顾的事情远比打工时多:既要和客户对接需求,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要求;又要和合作伙伴沟通协调,统一发展思路;还要照顾员工的情绪,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我其实不太擅长管理,更习惯踏踏实实做事,刚开始协调这些关系的时候,经常觉得力不从心。”龚自强坦言,有一次因为客户临时修改需求,他和伙伴产生了分歧,员工也因为加班多有怨言,那段时间他压力特别大,甚至想过要不要放弃。但冷静下来后,他还是选择直面问题,和伙伴坐下来坦诚沟通,调整工作节奏;和员工谈心,了解大家的诉求,慢慢找到平衡点。“现在公司还在磨合期,我相信再等一两年,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

让人意外的是,龚自强的身体残疾从未对工作造成影响。无论是坐在电脑前绘制复杂的设计图纸,还是出门与客户洽谈业务,他都和健全人一样高效,甚至因为更专注、更认真,常常能得到客户的认可。

曾经做直播时,有人故意模仿他歪斜的嘴巴调侃,年轻时的他会生气反驳,如今却能笑着回应:“我这是天生的,你想学还学不来呢!”这种自嘲式的豁达,不仅化解了尴尬,更展现了他强大的内心。“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了,做好自己最重要。”

对于公司的未来,龚自强有着清晰的规划:以模具设计为起点,逐步拓展到产品开发领域,最终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和生产链。“现在做模具设计,只能帮助一部分残疾人就业;但如果有了自己的产品和生产线,就能容纳更多人,不管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工作。”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主动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老师沟通,计划明年将公司搬到高校附近,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产品的可行性。“我还想多学一些业务知识,以后亲自去跑业务,把公司的规模做大,这样才能帮助更多人。”

展望:心怀感恩,愿做照亮他人的“灯”

“如果没有残联的帮助,我可能还在迷茫中打转;如果没有师傅的带领,我也走不上模具设计的路。”采访中,龚自强多次提到“感恩”。

在他看来,残联是他人生“过渡期伯乐”,当初若不是残联的免费培训和老师的引荐,他或许不会接触到电商行业,也不会真正了解残疾人圈子;而师傅吴建根则是他职业道路上的“引路人”,不仅教他技术,更教会他如何做人、如何面对困难。

这份感恩,也化作了龚自强前行的动力。他常说:“等我有足够的能力,能掌控一片天地了,一定要回到残联,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残疾人。”他计划未来公司发展稳定后,专门设立残疾人岗位,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如果条件允许,还想投身公益事业,资助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我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

合伙人吴建根对龚自强的评价,也印证了他的这份初心:“自强这小伙子,不仅阳光、自信,还特别能吃苦。有一次客户反馈设计方案有问题,我语气重了点,他没生气,反而连夜加班修改,直到问题解决。更难得的是,他一直想着帮其他残疾人,这种担当很难得。”吴建根还记得,龚自强看到他做产品设计,就立刻买来相关书籍学习,这种敢于挑战陌生领域的勇气,让他对这位年轻的合伙人充满期待。

如今的龚自强,一边忙着公司的业务,一边备考专升本,生活充实而忙碌。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残疾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转折点”。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心怀梦想、勇于担当的残疾人创业者,会带着他的“模具设计梦”和“助残梦”,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也会照亮更多残疾人的就业路、创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