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动交流 残疾人风采

肖相众:身残志坚 活出精彩人生

在重庆市奉节县滨江郦城商圈,有一家很有特色的中式装修风格的诊所,门口对联上写道:“中医文化源远流长 祖国医学万古芬芳”十六个字,走进门一看,墙壁上挂满了锦旗,只见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正在给就诊人把脉,并询问着症状……

图为肖相众正在为病人把脉

图为肖相众正在为病人把脉

这名中年男子叫肖相众,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四级肢体残疾,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脚终生残疾。现为奉节县青苹果幼儿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相众中医诊所法人代表、奉节县个体医师协会会长、奉节肢协主席。

发奋图强,步入学医之路

因腿脚不便,年幼的他从小难免感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但在街坊邻居的关心关爱、父母的精心照料下,他了解到很多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故事,更是被张海迪、吴运铎的故事所感染。

“听父母说,我是大约1岁的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才落下了残疾。记得刚上学的时候,自己特别喜欢看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告诉我,一个人只有在艰难困苦中战胜自己,才会创造出奇迹。”肖相众回忆道。

就这样,在保尔·柯察金故事影响下,他勇敢地站起来,他立志不能让其他人和他一样,因病致残影响一生,他想治病救人,想用依靠知识的力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防止更多的人因疾病落下终身残疾。

1993年,肖相众怀揣着儿时的梦想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万县中医校,开启了漫漫学医之路。

1998年,肖相众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如愿考上了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成归来,开办个人诊所

1998年,23岁的肖相众在父母的支持下,四处筹钱,大胆的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小诊所。

“我们就是普通的农民家庭,记得当时为了开诊所,我们寻遍了亲戚才筹集到的钱,就是想实现孩子的梦想。”肖相众父母讲道。

一开始,因为自己年龄小,前来看病的人寥寥无几,那时年少轻狂的肖相众有点失落。

一天,一个85岁的老年人,拄着拐杖蹒跚地走进门。“我这个胃有点不舒服,把你师傅叫一下,帮我看一下。”望着眼前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讲道,“爷爷,我就是师傅。”年仅24岁的肖相众自信地讲道,接着询问老爷爷的症状并经一番检查后,得知这个老年人是慢性胃炎,便开了三副中药递给了老年人讲道,“您先吃一下这个药,试试效果嘛”,“好吧好吧,我先拿去试试”,老年人半信半疑地拿着药包走了。

两天后,老爷爷乐呵呵地走进来,紧紧握着肖相众的手讲道,“你这还是搞得好耶,我的胃病一下都好了”,肖相众欣喜地讲道,“病好了就太好了,也是您相信我呀”。

自从那天之后,肖相众信心倍增。慢慢地,就诊的人越来越多,有些病人甚至来自县外。

“这24年来,我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在潜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现在很多县外的人都慕名而来,还有一个加拿大人杰克到奉节旅游时,专门找我做中医理疗,说是感受我们中国的国粹医技。”肖相众乐呵呵地讲道。

举案齐眉,开启办学之旅

1999年,因肖相众为人真诚,忠厚老实,街坊邻居将年轻漂亮的周红霞介绍给肖相众,两人彼此一见钟情。2000年,肖相众和周红霞结婚,婚后生育了2个孩子。

“我是幼儿专业毕业的,从小就有办校的梦想,对教育方面也有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和老公不谋而合,于是我们决定开办一所学校。”周红霞讲道。

就这样,夫妻俩通过四处寻借、银行贷款等渠道,于2001年筹集资金在永安街道羽声街创办了永安青苹果幼儿园。

在开办幼儿教育中,妻子将所学知识和创新理念融入,为不少孩子打开了心灵的天窗。

2007年,肖相众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夔州街道桐凤路创办了青苹果幼儿园凤凰名都分园。

据介绍,该校自创办以来,连续获得“学前卫生保健先进单位”“学前教育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全县优秀幼儿园”多项荣誉,累计入园儿童达4000人次。

“我自己是残疾人,所以凡是残疾人家长的孩子或身患残疾的小朋友到园就学,我们都会给予最大的帮助和优惠。”肖相众讲道。

治病救人是他的宿命,乐善好施是他的名片。他倾尽全力,用自己的方式,活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