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地方残联动态

春天的事业 | 广东龙岗残疾人事业交出温暖答卷

7月的深圳,骄阳似火。深圳技术大学里,19岁的轮椅青年陈昌辛用画笔描绘灿烂的人生;残特奥会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以拼搏姿态斩获佳绩。这些身影,共同勾勒出残疾人事业的温暖图景——这里,春天从未离开。

生命之光 从个人励志到社会共融

陈昌辛的故事是龙岗区残疾人群体自强不息的缩影。3岁因意外致残,他用艺术对抗命运,考入深圳技术大学设计学院。成长背后,是家庭的无悔陪伴,更是龙岗区持续构建的社会支持网络:从无障碍设施全覆盖的校园,到针对残疾学生的教育补贴,再到“家校社”联动的心理关怀机制。“轮椅不是束缚”,这句话在龙岗正成为现实。

残特奥会上,深圳本土选手叶依婷先是在女子C5级500米计时赛中以出色表现斩获铜牌,时隔三年再度跻身该项目前三名,后在C级团体竞速赛混合团体赛中,与冯锦华、赖善章组合以50秒078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夺冠。

她表示,深圳赛区完善的场馆设施和熟悉的训练环境给了她极大信心,“经常在广州、深圳训练,对赛道和气候都很适应,这是我们的优势。”谈及深圳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支持,她特别提到:“这里提供了非常好的训练平台和资源保障,让我们能专注备战。”这场体育盛事不仅展现了残疾人运动员的昂扬风貌,更成为龙岗区助残服务体系的“试金石”——从赛事承办到后勤保障,从科技辅具应用到志愿者全程陪护,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平等、融合、共享”的理念。

制度之春 政策创新织就保障网

龙岗区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民生幸福标杆”战略,以制度创新打破障碍:

教育赋能:实施“融合教育提升计划”,近三年累计投入超2000万元,推动全区中小学无障碍改造,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

就业扶持:打造“龙岗助残创业孵化基地”,通过电商培训、文创合作等模式,帮助300余名残疾人实现灵活就业;

科技助力:试点智能轮椅导航、AI手语翻译等数字化服务,让残疾人生活“无碍”更“有爱”。

向暖而生 一座城的文明温度

在龙岗,社会力量正成为助残事业的重要支点:企业定向捐赠辅助器具、残联开展“残健共融”文艺活动、赛事保障团队“贴心服务”……残特奥会运动员梁娇手写感谢卡,对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表达衷心感谢,“服务真的很出色,从进门的那一刻起,工作人员就微笑着迎接我们,让我们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馨。”

“春天的事业,需要四季耕耘。”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说。从陈昌辛的画笔到残特奥会的跑道,龙岗这片土地用行动证明:残疾人的梦想,值得被看见,更应该被托举。而这份事业的终点,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阳光下自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