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地方残联动态

宁夏在兜住兜准兜牢残疾人民生保障网上下功夫、见实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宁夏残联聚焦重度困难残疾人,以“三项行动”为抓手,着力推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织密兜准筑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一是实施关爱帮扶行动,在深化帮扶力度上下功夫。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西夏区残联在走访慰问中发现6岁男童赵某凡,多重一级残疾,家庭日常生活依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生活极其困难。西夏区残联将赵某凡纳入关爱帮扶对象,联系民政部门发放1万元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有效缓解其家庭经济困难。6月份以来,宁夏残联聚焦特殊困难残疾人“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实施特殊困难残疾人关爱帮扶行动,提出兜底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康复帮扶、权益帮扶、社会帮扶“六项帮扶举措”,建立精准摸排、综合施策、联系包抓、督导检查、宣传引导“五项推进措施”,努力把“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问题办到“百分之百”。关爱帮扶行动实施以来,全区残联系统732名干部职工与865户重度残疾人家庭结成帮扶对子,累计开展走访探视3320余人次,解决实际困难1400多个,帮办实事520余件,资助资金(含物资折合)1100万余元。

二是实施邻里照护行动,在提升照护成效上下功夫。物质支持易得,贴心照护难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新集村杨德富,智力二级残疾,以老养残家庭,由80多岁父亲照护,肢体四级残疾人母天智通过邻里照护项目为其提供照护服务,“以前我不放心把儿子一个人放在家里,现在我给母天智打个电话他就来帮我照看儿子,我终于能放心出门了。”杨德富的父亲开心地说道。为解决好重度残疾人“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照护”的迫切现实需求,5月份宁夏残联启动困难重度残疾人邻里照护服务试点工作,组织实施由轻度残疾人为重度精神、智力、肢体残疾人提供“一对一”“菜单式”的邻里照护服务项目,为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支持、日常事务、户外活动等4个方面12项基本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已有97对轻、重度残疾人结成照护对子,实现了“轻度残疾人有收入”和“重度残疾人有照护”的双赢,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残疾人的心坎上。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印发《宁夏特殊困难重度残疾人邻里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计划2025年在全区推开邻里照护服务。

三是实施帮扶解困行动,在巩固脱贫成果上下功夫。为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加农村残疾人家庭收入,坚决兜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宁夏残联联合农业农村厅创新实施监测帮扶对象残疾人家庭“一家一年一事”帮扶解困行动,以监测帮扶对象残疾人家庭为目标群体,围绕“兜底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服务帮扶”四项内容,坚持现有帮扶政策力度不减、资金投入渠道不变的基础上给予“叠加”帮扶,为监测帮扶对象残疾人家庭每户至少解决1—2件突出困难问题,推动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家庭脱贫基础更加稳固,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目前,为4557户残疾人家庭摸排落实帮扶事项5429件,投入资金1116.27万元,户均增收2450元。“一家一年一事”帮扶解困专项行动做法受到中国残联程凯主席批示肯定,并转发各省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