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地方残联动态

重庆市残联启动实施2023年“服务零距离”基层辅具队伍培养计划

4月24日,2023年度重庆市“服务零距离”基层辅具队伍培养计划巴南区培训班开班。来自巴南区23个镇(中心)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残疾人家庭签约医生代表共25人参加培训,30名残联系统基层辅具服务人员将于26-27日开展培训。

图为会议现场

图为会议现场

据了解,为进一步贯彻《重庆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升残疾人康复辅具需求调查评估精准性,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我市基层辅具服务网络构建,重庆市残联以市级辅具规范化培训基地为依托,在“十四五”期间开展“服务零距离”基层辅具队伍培养工作。2023年2月,重庆市残联正式启动实施2023年“服务零距离”基层辅具队伍培养计划,专门针对两类涉及残疾人辅具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点对点开展培训,一类培训对象为残联系统基层辅具服务人员,包括镇(街)残联专职委员、村(社)残疾人服务专干、开展辅具租赁服务的“渝馨家园”工作人员及其他残疾人工作者;另一类是残疾人家庭签约医生。

目前,已于4月11至14日、4月18至21日,分别在垫江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服务零距离”基层辅具队伍培养计划,共培训了120名残联系统基层辅具服务人员和48名残疾人家庭签约医生。下一步将在忠县、荣昌区、铜梁区等区县继续实施2023年“服务零距离”基层辅具队伍培养计划。

开班仪式上,重庆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对培训目的、意义进行了详细讲解,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解释说明,对参训学员提出培训的相关要求。巴南区残联负责人以“心中有党旗,服务零距离”为主题进行授课,切实增强参训人员服务残疾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

图为会议现场

图为会议现场

此次培训为期四天,邀请了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相关专业人员分别对残疾人家庭签约医生、残联系统基层辅具服务人员,围绕偏瘫、截瘫、截肢、脑瘫的功能障碍及其他疾病的评估、辅助器具使用,以及认识功能障碍(肢体障碍,认知障碍),认识生活类和沟通类辅助器具,认识轮椅、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等内容,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专题培训。

重庆市残联康复部负责人表示,实施2023年“服务零距离”基层辅具队伍培养计划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要切实把残疾人康复工作与市残联主题教育有机融合,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和质量,全面推进重庆市残疾人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