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地方残联动态

精准赋能助春耕 精耕细作促增收 ——宁夏残联扎实开展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持续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果,自治区残联聚焦农村残疾人实际需求,进一步深化精耕细作理念,开展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助力春耕备耕。

高位推动,整合资源。2025年开年,自治区残联锚定“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残疾人共同富裕”的目标,提前拨付下达263万元专项资金,聚焦“六特+N”产业,组织开展全面摸底,指导各地按地域、残疾类别、产业类型细化课程,强化资源整合,依托全区农村残疾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地,探索“培训+就业+帮扶”模式,在衔接助残惠农政策、对接产销渠道和全产业链挖掘岗位上给予帮助。

科学谋划,突出重点。自治区残联坚持将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作为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结合春耕春种关键农时和残疾人特点,指导各县区残联积极联合农业农村、人社和科技等部门科学制定《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方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必修课”,以“田间课堂+理论教学”为特色,围绕食用菌、枸杞种植以及滩羊、肉牛养殖等特色种养加以及农机操作等内容开展培训。

创新模式,精准施策。县区残联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建立“培训+指导+回访”闭环机制,让残疾人“学得会、用得上、有收益”,确保培训覆盖全区、精准到户。田间地头现地指导,组织农科院、宁夏农业学校、龙头企业等专家、技术骨干深入农村一线,在春耕春种现场“手把手”教学,讲解选种育苗、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课堂授课强基础,依托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村残疾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地等平台,就近就便开设农业政策、电商营销、安全生产等理论课程,提升残疾人综合技能。线上资源广覆盖,建立“云课堂”资源库,录制春耕技术微视频,通过微信群、短视频平台推送,惠及偏远地区及出行不便的残疾人。

成效显著,群众满意。2024年,全区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87场次,惠及3221名残疾人,超年度计划178.94%。参训学员中,85%掌握1-2项农业生产技能,60%以上实现家庭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兴庆区残疾人学员马良花感慨:“专家到地里教我们科学种植,蘑菇产量涨了三成,残联的培训真是‘及时雨’!”青铜峡市残疾人李刚通过培训,带动周边6户残疾人家庭和11户低收入家庭发展养殖和农产品销售,形成“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截至目前,2025年已有隆德县、平罗县、原州区、永宁县等6个县区完成培训18期595人,完成年度任务33.1%,其他各地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