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地方残联动态

第四届中国—东盟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大会暨孤独症教育康复专题学术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

2025年11月1日至2日,第四届“中国—东盟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大会暨孤独症教育康复专题学术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本次会议由广西教育厅、广西残联、广西科学院指导,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科孤独症科学研究院主办,广西残疾人康复协会、广西幼师国际交流中心、广西幼师特殊教育学院等5家单位承办。

图为与会国内外领导、专家合影

本次大会以“科技赋能特教发展,协同共护孤独症群体”为核心导向,以“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为主题,响应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要求,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与《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精神,旨在汇聚中国—东盟特殊教育与康复领域力量,为区域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孤独症康复事业协同推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会议设1场主旨论坛与5场分会场论坛,30余位国内外专家围绕特殊教育政策改革、孤独症教育康复创新、科技助残应用、孤独症社会性教育本土化创新等四大领域作分享。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相关部门领导、高校专家、医院康复科医师、特教学校骨干、孤独症康复机构负责人及家长代表共300余人参会。会议同步线上直播,吸引超万名行业从业者观看互动。

自治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黄丽娟出席会议并讲话。她表示,特殊教育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尺。近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连续4年将深入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累计为11万多人次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其中近4.6万人次孤独症儿童得到及时救助,切实缓解了众多家庭的压力。同时注重持续强化专业支撑,累计规范化培训康复技术人员8900多人,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注入专业力量。她强调,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跨越国界的智慧共享与经验互鉴,深化与东盟各国在特殊教育政策研究、师资培养、科技赋能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探索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路径,把学术成果转化为服务实效,把交流共识转化为行动力量,携手并肩、同心聚力,共同推动中国与东盟特殊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据悉,中国—东盟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大会自2022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参会国家从最初的中马两国逐渐扩展至东盟各个国家,累计吸引超2000余名国内外代表参会, 促成3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成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与特殊教育合作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