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地方残联动态

天津:创智爱益,同心筑梦 “津志集”志愿服务公益市集亮点纷呈

在第42个国际盲人节之际,10月16日,一年一度的“津志集”志愿服务公益市集——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专场活动在水上公园热闹开市。本次活动由市残联、市委社会工作部、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团市委、市妇联主办,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吸引了残疾人朋友及其家属、志愿服务团队、非遗传承人、科技企业、志愿者代表两百余人参加,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助残扶残社会合力。

图为各部门负责同志为“残疾人心理护航”优秀社区心理驿站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市集以“创智爱益,同心筑梦”为主题,相比去年,展现出三大亮点,一是助残内容更加丰富,市集邀请了68个助残志愿服务团队,现场设置五大特色功能展区,将无障碍家居智能应用、助残科技、互动体验、专业助残服务、非遗技艺展示送到市民身边,有需要的残疾人、老年人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和体验感受到精准化、多元化的扶残助残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更加精准。二是科技助残元素更加突出。参加本次活动的科技助残团队达52%,除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机器狗等产品外,还重点展示了市民心工程——重度残疾人家庭改造项目中的科技元素,比如智能晾衣杆、智能门锁、红外感应报警系统等涵盖各个生活场景的新产品,给残疾人带来生活便利。三是志愿助残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比如现场的非遗技艺展示体验,吸引众多市民围观,积极推进津味津韵文化的推广传承,也不断提高残疾人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为残疾非遗传承人介绍泥塑作品

图为残疾非遗传承人介绍泥塑作品

活动中,各部门负责同志为“残疾人心理护航”志愿助残服务项目中的优秀心理助残志愿者代表和优秀社区心理驿站代表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们在构建我市残疾人心理服务体系中发挥专业优势,为近百名残疾人朋友解决心理难题,帮助其更好融入社会生活。

图为“津志集”志愿服务公益市集——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专场活动现场

大学联盟科技助残志愿者代表天津城建大学学生陈思逸围绕如何帮助残疾人朋友突破“数字鸿沟”,分享青春力量在科技助残道路上的精彩故事。通过一次次手机课堂俯下身、坐下来,将智能AI应用、社交软件、购物小程序、就医APP、交通出行APP等常用程序的操作技巧转化为一目了然的步骤,手把手教给残疾人朋友,提升残疾人数字素养,满足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多样化需求。

巾帼助残志愿者、天津市潮汐公益服务中心的张玉芳女士动情地讲述自己的公益之路。她自身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但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一直致力于用活用好非遗技能去支持妇女、残疾人群体创业就业增收,帮助她们获得收入,改善生活,绽放“她力量”。

中交天津轨道运营公司客运中心经理魏晓龙就轨道交通无障碍出行服务进行交流。从“硬件”的无障碍改造,到“软件”的信息化服务铺就一条条“有爱无碍”的出行路。在轨道交通网线铺设“全一体化”盲道、加装升降平台楼梯、配备刻有盲文提示的楼梯扶手等无障碍设施。同时建设信息无障碍环境,推广普及融畅APP的无障碍出行导航功能、讲解地铁APP注册方法以及智慧出行相关知识。

图为志愿者代表发言

图为志愿者代表发言

本次活动用创新打破壁垒,用热情融化隔阂,让“平等、融合、共享”的现代文明理念在津沽大地生根发芽。科技助残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创新形式也吸引了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华夏时报、天津新闻等权威媒体的广泛关注,他们用镜头记录下残健融合、互动踊跃的生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