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地方残联动态

湖南新化:创新残疾儿童服务理念 打造康复救助新化模式

今年以来,新化县残联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认真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创新儿康服务理念,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我县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健康有序开展。截止11月30日,新化县已完成387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其中听力言语康复训练1人、脑瘫康复训练30人、智障康复训练226人、孤独症康复训练108人,肢体康复训练88人,分别在省内10个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全年累计训练时长3100个月,任务超额完成,完成率达211%。

新化县残联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紧紧围绕“免费康复”“儿康全覆盖”“就近就地康复”“康复效果”“家长满意度”等关健问题,充分激发和调动残疾人工作者的情怀和担当,立足社会公益和重点民生保障,把残疾儿童康复需求和家长的期盼变成现实,让特殊儿童向阳而生,共享芬芳。

落实救助政策,实现儿康救助全覆盖。新化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通知》,县残联、县财政局、县医保局联合印发了《新化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结算办法》,全面统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从领导机制、制度保障、资金投入、服务流程、管理办法、部门协调等各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县残联认真落实,执行到位,全县2023年在训人数达471人次,实现了儿康救助全覆盖,应救尽救,并对7岁以上儿童提标扩面,确保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组建一流团队,切实提高儿康服务质量。县残联始终把康复服务人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现有康复服务工作人员75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医师2人、康复治疗师36人、幼师20人、保育员3人、护士2人、其他康复专业工作人员6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不断提升现有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选派人员到省残联参加专业培训和跟班学习,与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多次组织人员到省内、省外专业机构考察学习,请专家来机构现场指导等。通过专业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康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一支优秀的康复服务团队基本建成,确保了儿童康复质量。

经费保障到位,家长满意度高。该项目争取省残联倾斜投入资金278.3万元,县级兜底保障配套120万元,共计398.3万元,目前资金已全部到帐并按进度拨付到位。按照《湖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服务指南》的要求,县残联每季度对机构和受训儿童开展康复效果评估,确保康复效果,家长满意度100%。

开展融合教育,创新打造新化模式。县残联打造一流康复中心,县内现有2家儿童机构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推动儿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率先成立了“新化县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示范基地”,标志着我县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步入发展新阶段。示范基地在新化县三叶草儿童启智中心,创办于2021年,中心环境宽敞明亮,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有个训室33间,感统室、评估室、音乐游戏室、音乐治疗室、社交活动室、集体教室、家长培训室等各功能室齐全,建成了全市首家、全省少有的音乐治疗室,能接纳300余名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开展自闭症、智力障碍、言语障碍儿童社会性和家庭辅助性教育培训。中心充分发挥另有4家关联幼儿园的资源优势,在全省积极探索开展残健融合教育并做为机构特色打造,将更多残疾儿童引入普通幼儿园,根据孩子特点及能力分配到不同班级,普特比例10:1,并派10名教师进入到班级支持,对有重度及双重残疾儿童班级,另多配一名保育教师。为确保融合教育成功实施,中心提前确定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将普通课程与个别化教育计划整合,并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确保他们有基本的自我控制和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