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地方残联动态

青海省残联“五项举措” 保障残疾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青海省残联以深入实施妇女儿童“两规”为抓手,以保障残疾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根本,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实施康复救助,强化特殊教育,优化就业环境,多渠道促进残疾妇女儿童全面发展,切实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精准康复救助,为成长点亮新的“希望”。规范政策保障。修订《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评定和管理办法》,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省、市州、县分级管理,确定75家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分级开展康复服务。强化残疾预防。持续开展3岁及以下听力言语、肢体、智障、孤独症等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服务试点工作。今年以来,开展早期干预68人次。成功举办“预防疾病致残,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第八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实施精准康复。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在国定每人救助1.2万元免费康复训练6个月的基础上,提高到每人救助2万元免费康复训练10个月。救助对象在国定0-6岁的基础上,扩大为0-17岁。今年以来,为2362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

注重特殊教育,为成才奠定有力“基石”。维护受教权利。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入学评估与安置管理的指导意见》,规范评估安置流程,全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7446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907人,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毛入学率达到97.07%。提供便利服务。配合教育部门推进残疾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和单考单招工作,为有需求的残疾学生和家长提供政策咨询等便利服务,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学生逐年递增。开展扶残助学。对711名困难残疾学生提供教育资助,发放资助资金187.8万元。会同省学联在高等学校范围内开展“交通银行残疾大学生励志奖学金”评选活动,会同省教育厅选派18名教师参加交通银行特教园丁项目培训。

扶助就业创业,为梦想插上翱翔“翅膀”。加强职业能力培训。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19个、创业孵化基地8个,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3339人次。落实按比例就业政策。联合省税务局举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培训班。印发《关于开展青海省2024年度残疾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认定工作的通告》,目前审核用人单位1584家,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3772人。有效开展就业服务。建立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35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26家,各就业基地安排残疾人就业992人,各地残联给予各类补贴资金541.2万元。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措施,帮扶残疾人实现就业,年度实现新增就业1984人次。

强化社会保障,为生活绘就幸福“底色”。夯实保障基础。配合民政部门全面落实残疾人参加低保扩面、残疾人特困认定条件放宽等政策,34072名残疾人纳入低保,5063名残疾人纳入特困供养,为103550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发放补贴1.1亿元。开展托养服务。贯彻执行《青海省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各地配套资金为3600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提供家改服务。全力推进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和乡村振兴任务,为851户有需求的残疾妇女儿童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服务,有效地改善了日常生活起居环境。

维护合法权益,为公平打牢法治“根基”。强化政策宣传。利用“三八”妇女维权周、“六一”儿童节等重要节点,依托青海残联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律九进”专项行动,大力宣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今年以来,开展普法活动17场次,受众1000余人次。提供法律服务。组建法律助残维权服务团队,指派专职律师,依托“7176682”“7176921”全省残疾人维权热线,及时解答残疾妇女儿童及亲友法律咨询,并提供代写文书、法律调解等服务,依法维护残疾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解答残疾妇女儿童法律咨询40余人次,办理涉及残疾妇女儿童维权案件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