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地方残联动态

湖南湘潭市残联举办“知湘潭·读好书”阅读分享会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天,湘潭市残联举办“我爱湘潭我的家”主题活动之“知湘潭·读好书”阅读分享会,全市100余名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以读书之名,共赴这场充满温情与力量的文化盛宴。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海球出席活动并讲话。

活动邀请了湘潭大学老师刘期达进行荐读分享。2008年初,刘期达被确诊患有一种叫作“肯尼迪病”的罕见病,全身肌肉将逐渐萎缩无力,2017年被鉴定为肢体三级残疾。确诊之后,刘期达带着病痛坚持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投身服务病友、助学、演讲等公益活动,通过工作、生活中的倾心奉献,重拾人生定位和价值。他将自己与疾病抗争的生活点滴与人生感悟记录下来,出版《罕见的旅程》传递温暖的力量。

现场,刘期达分享了四点人生体会:“不管处境多么艰难,都要追寻价值”“不管遭遇多少困苦,都要心怀感恩”“ 不管现实多么冰冷,都要热爱生活”“不管岁月多么幽暗,都要抱有希望”。刘期达勇于与命运抗争的故事,深深感动着每一位听众,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随后,6名优秀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代表进行读书分享。大家从文学经典谈到人物传记,从散文随笔谈到红色著作,根据自身阅读所思并结合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实际,畅谈心得体会、所感所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周海球围绕“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运用转化”四个方面,寄语全市各级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朋友,他说,为什么要读书?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知识改变命运”“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残疾人来说上帝虽然关上了一扇门,但读书却能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同时,我们身处知识爆炸的时代,海量信息纷至沓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将好读书、读好书;我们身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更离不开阅读带来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力量。读什么书?要多读经典著作,做一个理想信念坚定的人;要多读励志的书,做一个自信自强的人;要多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做一个高尚的人;要多读专业工具书,提升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技能。怎么读书?要坚持两条路径,即要持之以恒读,要学思结合读。怎么及时运用转化?要知行合一,不固执己见。同时,要传递好正能量,激发和浓厚全社会向上向善的能量和氛围。

周海球强调,各级残联组织、全体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朋友要主动投身到“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中来,通过“好读书、读好书”有力提升残联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满足残疾人朋友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努力推动全市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当天,湘潭市残联还向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赠送书籍《罕见的旅程》200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