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地方残联动态

全国首次,四项残障融合、无障碍领域展览在广东珠海同步启动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标志。近年来,珠海加快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友善、包容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如何进一步发动各方力量参与,推动“有爱无碍”成为全体市民的共识,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近日,“无障碍·好设计”“美丽工坊残疾妇女文创”“残障融合儿童青少年摄影”“特殊群体创作计划”联展暨珠海无障碍城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珠海北师港浸大举行。一批展览、征集活动同步启动,推动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无障碍事业,助力珠海构建残障融合、全龄友好的城市环境。

本次活动启动的各项展览,包括: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暨全国无障碍·好设计精品成果全国城市联展巡展(珠海站)、“天行健,巧匠展佳品;粤港澳,共享新春情”美丽工坊残疾妇女文创作品展、“融合无障‘爱’ 携手向未来”残障融合主题儿童青少年摄影作品巡展联展、首届“有爱珠海·无碍未来”特殊群体创作计划联展。

各展览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事业主题,集中展示国内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成果,充分体现残障人士的艺术创造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在全社会普及无障碍理念。

各展览在现场嘉宾见证下揭牌启动,其中,“无障碍·好设计”“美丽工坊残疾妇女文创”“残障融合儿童青少年摄影”已在全国多地展出,本次活动为3场展览首次在珠海落地。

北师港浸大常务副校长、署理协理副校长周荫强表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推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本次活动是对无障碍的一次重要展示、深入探讨,希望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无障碍的认识、推动全社会关注,让更多人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享受到无障碍的环境和服务。

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陈海龙在致辞中表示,希望珠海市把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残疾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和平等权利,不断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珠海市残联接下来将加强与各方力量的合作,通过志愿助残、宣传、研究等方式,不断深化无障碍城市建设,并充分把握珠海2025承办残特奥会比赛项目的契机,启动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推动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广东省天行健慈善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基金会长期以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为己任,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推动珠海无障碍环境建设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发动社会各界持续关心慈善公益、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有需求者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共同谱写发展新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汇集4场无障碍、残疾人主题展览,在全国尚属首次,体现了珠海人人心手相牵、心灵相融、心心相印的社会氛围,期待珠海接下来持续推进无障碍事业发展,为国内无障碍环境建设做出引领、示范。

活动期间,吕世明向联合展出单位北师港浸大、珠海市图书馆、珠海规划展览馆、斗门区委宣传部、金湾区图书馆等单位颁发了嘉许纪念。接下来,各展览将在各单位巡回展出,力求触及更多市民,扩大无障碍理念宣传范围。

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康复国际休闲、娱乐与体育活动委员会主席唐占鑫代表“美丽工坊”项目致辞,并向活动主办方赠送了来自“美丽工坊”的手工纪念品。唐占鑫介绍,该项目旨在为残疾女性提供手工技能培训、帮助其就业,各类手工作品曾在北京冬残奥会、巴黎残奥会等大型活动亮相,期待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力量的合作,助力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

《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出台以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一批新成果不断涌现。为进一步展现相关成果,南方都市报社与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起了“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典型示范”征集活动,并在本次活动上宣布启动,面向社会征集一批改造示范、一批建筑示范、一批服务与制度示范、一批公益示范、一批个人。

无障碍事业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智慧与力量。活动期间,“珠海无障碍城市发展智库”正式成立,首批智库专家、单位获颁证书,智库专家代表现场宣读了《珠海无障碍城市发展倡议书》。

接下来,该智库将以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汇集媒体、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共同为无障碍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动珠海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无障碍城市建设格局。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天行健慈善基金会、南方都市报社、北师港浸大联合主办,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支持指导,是“珠海无障碍城市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

“活动月”自去年12月启动以来,以走访、交流、宣传等形式,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不同领域出发,持续宣传无障碍理念,发动社会各界支持、参与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以“有爱无碍”擦亮社会文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