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985号提案及办理复文

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985号提案

关于加大在国际平台参与无障碍问题的提案

一、无障碍是指通过对社会环境的改造,使残疾人能够独立自主地生活和融入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一概念于1974年在联合国残疾人生活环境专家会议上提出后得到广泛使用。联合国1982年通过的《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中,无障碍环境从建筑领域扩展至各种物理的、文化的和社会的领域。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将无障碍和反歧视原则相结合,将无障碍环境扩展至物质环境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和社会服务无障碍全领域,强调人的平等性,提倡个人的社会参与,而不是将残疾人视为一个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2019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联合国残疾包容战略,全力推进全系统残疾人无障碍进程。

二、在无障碍理念、标准和建设方面,欧美国家具有先发优势,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以及全球数字化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国际社会对无障碍问题愈加重视,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愈加深入。我国无障碍理念和实践均走在世界前列,《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已于2023年9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在无障碍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对无障碍环境建设定位、原则、内容、管理体制、保障措施、监督管理等作出全面系统规定,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民生法治理念,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近年来,我国正加快形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通畅、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尤其是我国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深度应用于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出行、养老等需求,在解决数字鸿沟、数字无障碍获取等国际社会各方高度关注的问题上作出了积极探索。

三、考虑到无障碍问题在国际社会上的热度逐渐提升,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逐渐增强,我宜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多边平台加大对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经验成就的宣介,积极参与无障碍国际标准的制定,同时塑造于我有利的话语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一)请主管部门搜集、梳理、总结我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经验成就,包括顶层设计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标准制定,尤其是在缩小“数字鸿沟”、补齐信息普惠短板、建设“信息无障碍”等优势领域。在联合国及区域国际组织加强宣介,塑造我“以人民为中心”以及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良好形象。

(二)请相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加强国际合作,在无障碍理念和政策方面同优势国家交流互鉴,加大无障碍环境有关产品“走出去”及薄弱领域技术“引进来”力度,加快我产品和技术迭代,同时推动我国内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发展。

(三)请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增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话语权,积极参与标准制定,考虑在日内瓦多边平台成立“无障碍之友小组”等,同友好及发展中国家合作,形成并放大共同声音,占据道义制高点,形成于我有利的话语环境。同时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平台加大投入,建设性参与无障碍标准制定。

对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985号提案的答复

陈旭等28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在国际平台参与无障碍问题的提案》收悉,经商外交部、民政部,现答复如下: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中国残联等13部门联合印发《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对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作出详细要求。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在工作实践中,我在促进新科技成果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运用,无障碍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应用及推广,以及建设信息无障碍方面均具有优势。

近年来,为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中国残联充分发挥我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优势,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无障碍领域对外交流合作:

一是将无障碍议题纳入重要对外交流活动。2023年5月,康复国际百年庆典在北京举行,中国残联以“无障碍与新征程”为主题举办无障碍分论坛,国内外嘉宾聚焦“无障碍与科技创新”和“无障碍与包容性减灾风险”等议题充分交流;同年11月,中国残联在北京举办第六届中美残疾人事务协调会,会上两国代表围绕包括无障碍环境建设在内的多个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互动。

二是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务实合作项目。中国残联前主席张海迪担任康复国际主席以来,积极利用我国政府捐款设立非洲基金和全球残疾人事务发展基金,开展惠及广大残疾人的务实合作项目。中国残联支持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向康复国际成功申请为期2年的信息无障碍项目,培训中国宁夏、印度及马来西亚的残疾人,制作无障碍产品,对网站进行无障碍改造,以缩小数字鸿沟、补齐信息短板;推动利用康复国际中国捐款支持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图书馆进行无障碍改造,为视障人士提供盲文书籍和读物。

三是在联合国等国际平台积极发声,提升我在无障碍领域话语权和影响力。2024年2月26日,中国残联前主席、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5届会议残疾人问题高级别研讨会上介绍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最新进展,包括无障碍法律的颁布和实施情况,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同年6月26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6届会议举办期间,中国残联派代表出席我驻日内瓦代表团举办的无障碍主题边会,介绍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与经验,宣介我国在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推动我国与更多国家开展无障碍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四是将无障碍先进设施打造为对外交流合作示范窗口。积极推动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汇爱大厦)参与无障碍领域国际交流活动。作为全国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无障碍示范样板,该中心举办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残障融合”主题青少年摄影展、承办了“一带一路”残疾人事务主题论坛和康复国际百年庆典活动,接待了58国71名外国媒体记者参访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特别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发展成就。

下一步,中国残联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无障碍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一是在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时,积极发挥我国在无障碍领域优势,包括推动在亚太经合组织、中非等平台以及双边交往中纳入无障碍议题。二是利用联合国、日内瓦人权理事会、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和联合国无障碍委员会等平台加大我无障碍环境政策及做法的宣传,形成于我有利的话语环境。三是利用参加日内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活动的机会,广泛接触与我友好的发展中国家,推动建立“无障碍之友小组”。

衷心感谢你们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