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蒲晓磊

2月20日,“爱眼光明行 志愿阳光暖”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主题馆日暨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在京举行。活动由中国盲人协会支持,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和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

据了解,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旨在以助残公益组织为依托,加大对视力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帮扶力度;以公益宣传的力量,感召全社会都来关注用眼健康的问题,深入社区开展保护眼睛科普知识传播,特别是关注青少年、老年人用眼过度和眼部疾患等问题,减少和降低致残致盲率;开展科学用眼教育,普及科学用眼知识,以“眼健康”促进“心健康”,从而激发全社会的“爱眼健康行动”。

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张超英代表各方发布《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会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主要实施八个方面举措:启动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加爱眼公益基地的“双百基地”项目;开展致盲性眼病救助;启动爱眼社区志愿服务;在中央社工部指导和全国人大主导下,配合志愿服务立法;启动防盲志愿助残服务标准等行业标准编制计划;在每年全国“爱眼日”等重要节点开展防盲倡导科普活动;举办“心中有爱 眼里有光”防盲志愿助残主题摄影展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残联副主席王永澄说,作为一名盲人,深知眼健康的重要性。希望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会能够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看不见世界,但是,要让世界看到我们。这是我们盲人共同的呼声,‘平等、融合、共享’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介绍说,中国有视障残疾人1700多万。在日常生活中,视障残疾人面临的困难最多,是最需要呵护和帮助的群体。困难涉及到信息无障碍、导盲犬、特殊教育、残疾预防、盲人出行、文化共享等各个方面。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会的成立,非常重要。只有增强了“防”的意识,社会才能减少和降低“盲”的数量,加强预防,才能减少“盲”的风险。在减少增量的同时,通过无障碍志愿服务增加广大视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性和融入度,让广大视力残疾人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说,防盲志愿联合专委会的成立是时代的需要,是民生的大计,是群体的呼应,是科技的助力,也是无障碍的宗旨。希望依托“双百基地”,防盲联合专委会感召文明意识,凝聚爱心力量,释放人文价值。发挥各方优势,组织专家团队,形成防盲共识,构筑防盲防线。以“双百基地”为辐射点,开展义诊筛查,深入基层启动“爱眼社区•志愿服务阳光计划”,以落地社区提供防盲志愿服务,达到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和福祉提供贴心暖心实心的帮助。助力社会工作者队伍和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总之,我们就是把防盲难事办好,把好事做实。以开展“志愿服务法治行”为契机,发挥好各家协会组织的引领力、感召力、活动力、执行力之作用优势,将无障碍科技助残与志愿助残服务紧密嫁接融合,为志愿服务法治化规范化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