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结束

2021年12月15日—22日,由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在北京以视频展演的方式举行。本次汇演历时8个月,是全国范围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残疾人艺术汇演。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32支代表队报送了239个节目,2400多位残疾人演员参演,包括肢体、视力、听力、精神和智力残疾人,涵盖声乐、器乐、舞蹈和戏曲四大类艺术。生动反映了党领导下残疾人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残疾人脱贫奔小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集中展现残疾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

65个声乐类节目涵盖了民族、美声、通俗等多种唱法,参加演出的残疾人声乐演员通过《把一切献给党》《再唱山歌给党听》《我和我的祖国》《深情的歌儿唱给党》等红色歌曲,表达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情怀和决心;《一想到你呀》《雪白的鸽子》《娘在那片云彩里》《阿家里格啰》等歌曲表达了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65个器乐类节目种类丰富,残疾人演员通过钢琴、萨克斯、二胡、笛子、六弦琴、马头琴、冬不拉等西洋、民族类数十种乐器,以独奏、合奏的形式,演奏了《绿水青山》《又见南泥湾》《红军哥哥回来了》《我们的小康日子》《战马奔腾》《黄河》等极具感染力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以及广大残疾人的幸福生活。61个舞蹈类节目赏心悦目,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人舞蹈演员,穿着色彩缤纷的服装,以丰富优美的舞蹈语汇,表演了《我们的歌》《丝路情》《东方红》《灿烂阳光下》《我心向党》《与你同行》《鼓铃新生》《心中的阿初》《采一朵绒花献给党》《脊梁》《疾风劲草》等具有时代特征、积极向上的舞蹈作品,抒发了广大残疾人对党忠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盲人演员表演的《远方远方》和聋人表演的《织嫁》,深深打动了所有专家。48个戏曲类节目涵盖戏曲剧种、曲艺曲种超过30个,残疾人戏曲演员通过独特的地方特色、有板有眼的台风,以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花鼓戏等流传广泛的代表性剧种和安顺地戏等稀有戏曲品种,以及北京琴书、上党鼓书、绍兴莲花落和话剧、音乐剧等多种戏曲形式,演绎了《绣红旗》《童心童曲颂党恩》《谱写美好新生活》《迎来春色换人间》《梦幻·红楼梦》《三英战吕布》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戏曲节目,展现出广大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中国残联宣文部负责人表示,四年一次的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范围广、规格高、规模大、影响深。2022年5月,将精选部分片区汇演优秀作品,在北京举行汇报演出,用特殊艺术向党的二十大献礼。(总台央视记者 高磊)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4825780392155083031&channelId=1119&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module=ccnews%3A%2F%2Fappclient%2Fpage%2Ffeeds%2Fdetail%3Furl%3Dhttps%253A%252F%252F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252Fsnow-book%252Findex.html%253Fitem_id%253D14825780392155083031%2526channelId%253D1119%2526toc_style_id%253Dfeeds_default